返回頂部
公司三基地入選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來源: 國家電網公司官方網站 發布日期: 2021-07-03
126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新命名111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天津電力科技博物館、國家電網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甘肅劉家峽水電廠成功入選。在國資委最新公布的首批100個中央企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中國豐滿水電博物館等5家公司基地也獲命名。

 

電力工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堅持“紅色基因、電力傳承”,充分運用自身紅色資源,為公衆提供走進曆史、黨史和電力發展史的機會,并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堅定理想信念、築牢初心使命,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緊扣“一體四翼”發展布局,彙聚起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磅礴力量。

 

天津電力科技博物館

 

在天津市進步道與五經路的交彙處,有一座具有文藝複興時期古典風格的意式建築。這裡是天津比商電燈電車公司的辦公樓舊址,如今已改造成天津電力科技博物館。這座建築見證了中國電力工業的蹒跚起步,也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後電力工業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取得的輝煌成就。

 

天津電力科技博物館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是國内首家融科技館與博物館于一體的電力專業展示館。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這裡珍藏着神奇的電力寶藏,講述着關于電的精彩故事。

 

 

天津電力科技博物館外觀

 

該館收藏各類文物、檔案、照片、模型百餘件,應用虛拟現實(VR)、增強現實(AR)、幻影成像、标簽識别等前沿技術開發互動項目近40項,從能源電力切口展現中國崛起發展篇章。該館展示了特高壓、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等我國自主創新的國際領先成果,緻力于為參觀者打開一扇了解電力知識、領略電力文化、激發愛國情懷、培養民族精神的窗戶。

 

國網天津電力精心設計愛國教育、紅色感悟、百年電力等多個主題參觀路線,并上線雲展廳,讓公衆能在網上參觀。同時,該公司與中小學校、高等院校建立常态合作機制,每年開展愛國教育夏令營與冬令營、“我愛祖國”校外講堂,舉辦“小小科學家”圓桌答題競賽等活動;以全國科技周、科普日活動等為契機,融合愛國教育與科普宣傳,深入社區、學校,講好紅色電力故事,展示電力科學與前沿技術。

 

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

 

微風卷綠浪,草原暗花香,6月的中都草原生機盎然。清涼的風從草原拂過,牽動風機葉片旋轉,将綠色清潔的電能通過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首都。

 

張北柔直工程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大規模開發利用新能源、踐行綠色辦奧理念、支撐國家能源結構轉型、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标實現的典型實踐,被中央宣傳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工程也代表了我國柔性直流技術發展的最高水平。

 

風起風止,日升日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随機性、波動性使新能源大規模并網消納成為世界性難題。張北柔直工程實現了柔性直流輸電技術與新型裝備技術的融合,通過構建世界首個具有網絡特性的直流電網,解決了新能源大規模并網難、遠距離傳輸難、源網荷平衡難等問題,使張家口地區充沛的風能得以大規模、穩定地輸送至京津冀地區,助力北京冬奧會場館實現綠電全覆蓋。

 

 

中都換流站俯瞰圖

 

張北柔直工程建設±5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666千米,新建中都、康巴諾爾、阜康和延慶4座換流站,采用我國自主創新、世界領先的柔性直流電網新技術,創造了12項世界第一,為破解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世界級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公會鎮,鐵塔“牽着”銀線進入±500千伏中都換流站。換流站内,高大的換流閥靜靜矗立。中都換流站占地159畝,是張北柔直工程四端環網的重要送端換流站。該換流站囊括了5項世界第一,集中展現了張北柔直工程的示範性和領先性。

 

自2020年6月工程投運以來,工程先後接待各類團隊參觀學習,讓公衆深入了解張北柔直工程在保障清潔能源安全、友好、穩定并網方面的作用,展現大國重器的風采。

 

劉家峽水電廠

 

巍峨的大壩,高聳的龍門吊上,鮮紅的國旗格外醒目,刻着“人民電業為人民”幾個大字的鐵藝雕塑矗立在大壩壩頂。自建成以來,劉家峽水電廠宛如黃河上的一顆明珠,見證了中國水電事業的發展。劉家峽水電廠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留下的寶貴資源,蘊含着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宣傳電力科普知識的重要基地。

 

 

劉家峽水庫洩洪航拍

 

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決定按照“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針,建設我國自行勘測設計、制造設備、施工安裝、調試管理的第一座百萬千瓦級大型水力發電站。随後,來自國内100多家設計、制造、科研院校的建設者彙聚在隴原黃河谷地,拉開了劉家峽樞紐工程建設的序幕。老一輩建設者克服設備不足、技術落後、條件艱苦等不利因素,将電站一步步建起來。

 

黃河水穿過深邃的峽谷,急轉向西奔流而去,在峽谷最窄處被雄偉的混凝土大壩攔腰截斷……1974年12月18日,劉家峽水電廠5台機組全部投入運行。作為西北電網的骨幹電廠,劉家峽水電廠承擔着發電、調峰、調頻調壓和事故備用任務,兼有防洪、防淩、灌溉、養殖、航運、旅遊等綜合效益,創造了水電建設史上7個第一的輝煌曆史。電廠的建成極大地提振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代表了20世紀60年代我國水電建設和機電制造的最高水平。

 

劉家峽水電廠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其中展陳面積14.5萬平方米。水庫、大壩、龍門吊、地下廠房,以及已退役的新中國第一座地下330千伏超高壓開關站等成為鮮活的教材。加上炳靈寺石窟及依托水庫形成的高峽平湖等旅遊資源,劉家峽水電廠成為集自然景觀、文化旅遊、愛國主義教育于一體的熱門景點。水電廠面向社會免費開放,每年接待公衆參觀超2萬人次。

 

走進已退役的330千伏地下開關站,高大的電氣設備林立,寬闊的隧洞岩壁堅硬而潮濕。這裡海拔高程1609.8米,相當于在黃河河床下120米左右的位置。當年,根據原水利電力部提高防空标準的指示,開關站在設計中将配電裝置全部“下地入洞”,330千伏地下開關站就建在左岸導流隧洞内。“上小學時,隻在課本上看到過劉家峽水電廠,沒想到今天能到電廠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真的很震撼。”永靖縣公安局劉家峽派出所黨支部來電廠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時,黨員王建輝說。

 

信息來源:國網宣傳部,各相關單位,國家電網報